走路時受累就覺得髖關節疼痛,不能走較遠的距離,甚至晚上睡覺時疼痛,會因多次痛醒而影響睡眠……可能就是患上了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快來看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路繼科主任的詳細剖析:
它是滑膜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進行性的關節軟骨磨損、丟失。它的流行病學顯示,約10萬人中有90個人表現出有癥狀的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髖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發生率比膝關節小,10萬人中約240個人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一種是可以預防和糾正的危險因素,比如,關節內的骨折,神經損傷后肌肉無力,腰椎椎間盤繼發、腰椎神經根受壓等疾病引起肌力減退,髖關節周圍的肌肉無力;此外,體力勞動者和高強度體育運動者,容易得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以上這些都是可以避免因素的,在這些活動中適當注意是可以減少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
另一種是不可避免的危險因素,比如,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年齡大于60歲發病率更高,與遺傳相關的有家族病史的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此外,先天性的髖關節疾病,如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脫位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此類在兒童或青少年期間起病的疾病,在成年以后,尤其中年或者老年,很容易發展為繼發性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時軟骨進行退行性的改變。最主要的機制是軟骨內多糖蛋白減少,慢慢地關節軟骨強度就減低,容易造成軟骨的丟失?;そM織和關節囊由于炎癥反應會發生攣縮、變厚,甚至晚期軟骨全部丟失后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發生硬化,甚至形成囊性改變。從細胞學的角度來講,軟骨下骨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內金屬蛋白酶或其他酶的變化,對關節軟骨的營養和保護作用減少;同時,炎癥因子從滑膜組織中分泌出來進一步損害殘存的軟骨,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癥因子,都會進一步加重骨性關節炎。
遺傳因素目前尚不明確,與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能有關的基因是維生素D的受體或者雌激素受體1,以及其它炎癥因子的受體,比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4,成骨蛋白2和成骨蛋白5,與這些炎癥因子有關的基因可能與骨性關節炎相關。這方面有很多基礎研究,但都沒有定論。
大部分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年齡都超過五十、六十歲。主要癥狀就是走路時受累的髖關節疼痛,不能走較遠的距離,甚至晚上睡覺時疼痛,會因多次痛醒而影響睡眠。晚期時疼痛持續存在,休息和活動的時候都有明顯疼痛。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另一個主要癥狀是僵硬,因為僵硬導致行動受限。另外,有些病人是由于運動或其他的外傷造成的,可能有關節囊、盂唇的撕裂,有交鎖或不穩定的癥狀。這些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癥狀。一般來說,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人體重都比較大,髖關節受力較大,走路的時候有明顯的疼痛步態或僵硬步態。有些表現為臀中肌肌力減弱的步態,叫屈氏步態。有些患者由于軟骨磨損,或先天性的髖臼發育不良,或既往有股骨頭缺血壞死,造成繼發性的骨性關節炎,表現為雙下肢長度不一樣,通常受累的腿短一點,可短到幾個毫米,甚至有時可短到2個厘米。
由于雙下肢不等長,會引起更多的繼發癥狀,如腰痛,對側的髖關節疼痛。這些表現可以在體格檢查時發現。在檢查運動范圍的時,髖關節不能夠完全伸直,叫做固定的髖關節屈曲畸形。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大部分都有超過五度以上的屈曲攣縮畸形,不能夠屈曲髖關節超過100度(正常人可以到130度)。
早期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表現為內旋受限。體格檢查時有時需要做一些腰部檢查來除外腰部的疼痛放射到髖關節。放射學檢查需要做一個標準的骨盆正位片,要包括骨盆,髖臼,股骨頭,要包括大部分股骨近端。還要做一個髖關節的正位和側位以及外展位片,了解是否有髖臼發育不良。
骨性關節炎在X線片表現為關節間隙變窄,有骨贅形成,軟骨下骨硬化,軟骨下骨囊腫形成;在髖臼側,部分髖臼由于先天性發育導致后傾,此類容易得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因此,術前的X光是非常重要,有時需要CT掃描來確定髖臼的位置。這樣,在做全髖關節置換的時候就能夠把髖臼放到正確的位置上。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病程可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在如此長的病程中,開始要用保守治療的方法。保守治療主要是非甾體抗炎藥(NASIDs)。但是有些病人有胃炎、胃潰瘍病或反流性食道炎,不適合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可以使用德國合成的一種止痛藥叫曲馬多,可以有效緩解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造成的疼痛,同時不會造成胃部的刺激。但是,大部分中國人對這種藥物的耐受性比較低,可以用減半的劑量。曲馬多有一種緩釋片效果更好,可以維持12個小時,使疼痛明顯減輕。
保守治療還可以利用輔助行走的工具,比如手杖,左側的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在右手使用手杖,達到明顯減輕髖關節壓力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此外,超重或者肥胖的患者需要減輕體重;高強度運動的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可以相對降低運動或體力強度。降低運動強度不是指完全停止運動,而是要在恰當指導下進行適度的運動。例如,可以有意識地鍛煉髖關節周圍肌肉,尤其是髖關節外展的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理療,使髖關節的活動范圍能夠得到改善,僵硬癥狀能夠減輕。
通過減輕體重,改善生活習慣及運動方式,恢復正常的生活。經過以上保守治療,如果沒有效果,可以考慮進行關節內可的松激素注射。但是,需要強調一點,如果患者已經計劃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最好在一年之內不要進行此種藥物注射,否則,感染的機會會明顯增加。另外,其他治療,如透明質酸,針灸以及軟骨素等的治療效果目前尚沒有定論,但是這些治療可能在減輕髖關節的炎癥方面有一些作用,但是,對軟骨的保護或者再生是沒有作用的。
在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早期,如果患者有關節盂的損害,關節內有游離體或骨贅,可以做關節鏡進行清理,經過清理以后,癥狀會緩解。年輕患者髖關節先天性疾病,如髖臼發育不良可以做髖關節周圍截骨手術來糾正髖臼的傾斜角度,延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現在最流行的術式叫Ganz截骨。目前這些手術都在臨床上應用,但是效果好壞沒有定論。
除此之外,先天性髖關節疾病,如骨股頭骨骺缺血壞死,叫Perthes Disease,是由于青少年期間股骨頭骨骺的缺血壞死,股骨頭變形不再是圓形的在中年的時候就形成骨性關節炎。這種情況下可考慮姑息性的手術,如早期可以做局部的表面置換,或者其它的截骨手術,讓正常的股骨頭的部分負重;如果是晚期的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全髖關節置換是最好的方法,以此來緩解疼痛,改善功能,使生活的質量大大的改進。全髖關節置換適應癥就是晚期的骨性關節炎并伴有疼痛或僵硬的臨床癥狀。一般患者年齡需大于50歲,如晚期嚴重的骨性關節炎,患者生活嚴重受限,但患者年齡小于50歲,全髖關節置換也是適應的。
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有下面幾種,一種叫做金屬-聚乙烯, 是金屬與塑料的負重面,金屬部分是由鈷鉻合金構成,是股骨頭側的負重關節面,在髖臼側的關節負重面是聚乙烯,是一種高交聯的塑料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強度。
從最初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開始的時,Charnley 就用這種材料作為負重關節面,它的優點是有很長的歷史而且效果很好,價格也比較便宜,其生物相容性較接近于正常生理的髖臼和股骨頭關節面;他的缺點是磨損比其他材料稍快,比如金屬-金屬,金屬-陶瓷,陶瓷-陶瓷;另外,它的股骨頭比較小,有可能造成髖關節撞擊或者髖關節脫位的風險。
另一種負重關節面的選擇是金屬-金屬,這個實際上現在已經停止在市場上使用。因為金屬-金屬會有一些金屬顆粒釋放出來,可以引起一些身體的反應,在局部它可以形成假性的腫瘤,像腫瘤一樣的、含有液體的一個腫塊。全身血液和尿液中金屬的含量明顯增高,有時候可以到十倍以上。這些金屬顆粒含量增加后,尤其對懷孕期的婦女及胎兒有影響。對于其他人群,這些金屬顆??梢砸鹑矸磻?,如過敏反應,免疫功能的影響,增加腎臟的負擔。因此,金屬-金屬的負重面,不主張用在懷孕的婦女、年輕的女性和腎功能有損害的病人以及對金屬過敏的患者。對金屬過敏的最常見的是鎳,其次是鈷和然后是鉻。因此,現在市場上和各大醫院的都不主張用金屬-金屬。
還有一種是陶瓷-陶瓷的負重關節面。它的最大優點就是磨損非常慢,只有2.5微米/年。它是一種惰性的顆粒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的危害。但是它的缺點是比較貴,而且在制造工藝上有一些限制,在手術過程中陶瓷股骨頭頭或陶瓷髖臼內襯容易破碎。另外,如使用28毫米的陶瓷骨股頭,只有氧化鋯類的, 但是這類材料比較強硬,其機械上特性不夠好。除此之外,陶瓷-陶瓷會產生咯吱的聲音,大部分都是由于髖臼和股骨頭的位置不匹配,有時是由于撞擊,或手術中殘留的小骨塊、骨水泥或其它異物在關節內引起響聲。另外,髖關節置換后缺乏關節滑液時也會造成響聲,這個響聲不會造成對患者造成損害,但是非常讓人煩惱,因為每走一步都有響聲在髖關節發出,引起自己和他人的注意。
陶瓷-陶瓷負重面的另外一個缺點是陶瓷股骨頭頭在股骨頸上伸縮選擇的空間比較少;除此之外,當陶瓷股骨頭往髖臼里復位的時候,有時上面會有劃傷,劃傷后負重關節面磨損就會加快。因此,陶瓷-陶瓷,有它的優點也有缺點,需要根據不同的病人來決定。
現在還有一種負重面是陶瓷-聚乙烯,它的優點是不會有擠壓摩擦的響聲,也不會輕易破碎,因為髖臼的內襯是塑料,是相對軟的。它的缺點是塑料可以有一些顆粒掉下來引起局部組織的反應。相對于金屬股骨頭,陶瓷股骨頭也有破碎的危險。
最后一種是鈦合金-塑料,但是這個不主張使用,因為鈦合金比較軟,磨損是非??斓?。根據以上所述,在選擇這個關節負重面材料方面,要根據病人的年齡以及他的生活方式、工作、職業來選擇?,F在最常用的就是金屬-聚乙烯,陶瓷-聚乙烯;對于很年輕的患者,外科醫生喜歡選陶瓷-陶瓷。
骨科簡介
和睦家骨科自成立以來,不斷探索與國際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早在去年11月,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已通過美國手外科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and Surgery, AAHS)副主席、貝勒醫學院骨外科教授亞當斯,與兩所國際醫療機構開展醫生雙向教育培訓、臨床手術操作、乃至教學材料編寫等領域的全方面合作。
如今,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由具有海外背景的醫療團隊組成,在澳大利亞骨科專家路繼科醫生的帶領下,以循證醫學為依據,以精準醫療為目標,共同致力于為骨科疾病患者提供卓越、全面的診療服務。在治療運動損傷方面,和睦家骨科在國內屬于領先,具備一批國內外運動醫學專家,包括國家奧林匹克運動研究所的專職醫生坐診,并可預約北京市各大三甲醫院的相關專家等。同時,路教授還定期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的年輕醫師來和睦家醫院進行培訓。
目前,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服務涉及專業包括創傷、骨折、運動醫學、足踝疾病的診療和處置、小兒骨科、骨腫瘤、手法物理治療、骨質疏松的診治和治療。另外,開展的手術范圍包括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肩關節置換術、脊柱手術、創傷修復手術等。同時引進大型設備如:脊柱Jackson-table手術床、X光機、CT、MRI、C型臂X光機、骨密度儀(DAX)、關節鏡內鏡系統、椎間盤椎間孔鏡內鏡系統、VAC負壓吸引裝置、SHOCK-WAVE軟組織治療儀, 為骨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骨科提供以下服務,包括但并不僅限于:
? ? 創傷外科(骨折、脫位、神經血管軟組織損傷)
? ? 關節外科(肩、肘、腕、髖、膝、踝)
? ? 脊柱外科(頸椎、胸椎、腰椎、骶椎)
? ? 手外科
? ? 足踝外科
? ? 小兒骨科
? ? 骨腫瘤
? ? 運動醫學科
? ? 手法物理治療
? ? 骨質疏松治療
相關需求
歡迎撥打24小時熱線客服,預約骨科咨詢
??4008-919191
或
010-50277060
歡迎關注北京和睦家醫院
為您提供豐富優質的醫療科普、
患者故事、活動資訊...
微信號 | BJU59277000?